《诗经》有云:硕鼠硕鼠,无食我黍。本文所讲“硕鼠”跟《诗经》里所提硕鼠的相似性在于:本质上贪婪、性质上以公肥私、过程上见不得光、结局上遭人唾骂和遗弃……或许您还是有点不知所云,那么请看这出“‘硕鼠’‘搬家’记”———
“雌雄硕鼠”搭档不累
林建忠和刘红是张家港市某大型企业一起工作的同事。两人同在一个车间上班,林比刘年长十多岁,见刘年轻刚参加工作不久,林平时挺照顾她,也愿意以兄长的身份教她。这天,在两人上班的熔锡车间,林建忠见到锡槽的锡溢出来了,便“教导”刘红说,这锡是有用的,可以卖钱。于是刘红想,反正溢出来的锡也是被浪费的,自己捡起来“废物利用”也不算犯法吧。于是两人就把掉到地上的锡渣拾到了蛇皮袋里,竟捡了足有两蛇皮袋!然后两人搭档,一人抬,一人接应,把蛇皮袋“弄”出了围墙。等林建忠把这两袋东西卖了,刘红才明白它们的价值:不说别的,一共五十多斤的锡渣,单自己就分到了二百多元!可见这的确是门“大生意”!
“猫和老鼠”同流合污
两人在锡渣上“尝到了甜头”,但这种质量次而价格低的锡渣并不能够满足他们的欲望,他们把目光瞄准了高价格的锡条。可是,这锡条不同于锡渣,溢出多少不会有人察觉,锡条一般放在厂里的仓库,有专人保管。动它的脑筋,被发现了怎么办呢?
果然,一天厂里主持车间工作的副主任丁国立找到林建忠谈话,说发现他保管的车间仓库里少掉了锡条,不知道是不是出了内贼。谁知林建忠的确是“老谋深算”,竟当场承认了。还嬉皮笑脸地从口袋中掏出一叠百元钞,抓过丁国立的手就往他手里“送”。丁虽然是个小头目,但也是靠一份死工资吃饭,面对这笔钱还是不禁心动了。于是推来推去最终还是收了下来。
谁都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“午餐”,这钱也不是白拿的。过了十多天,林建忠来到丁国立的仓库玩,闲聊之中,林故意“挑衅”说丁的手机太过时了该换一只了,否则跟身份不配。丁听了此话只能“感叹”:工资要养家,没有闲钱去换手机。林见时机成熟,便压低嗓音道:你窗户插销不要插,让我再弄一次锡卖卖。丁便点头默许了。
“鼠类相投”走到一起
由于该厂是上夜班的,于是林、刘两人特意等到了凌晨三点左右才开始行动,由刘负责望风。林来到仓库南面的窗户,发现窗户果然没销,一阵狂喜,但正当他准备爬进仓库时,被人叫住了。
原来是一个车间的韦松和武晖。两人问林在干什么,林说想弄点东西。两人立刻会意了他的意思,便提出大家一起弄。林想反正人多可以多拿些,便也同意了。这次,三个男人一共“搬”了七块锡条,市价近一万一千元。他们把锡条从仓库拖出窗口,从窗口扔到楼下,再从楼下搬到东面的围墙,扔出围墙,最后用摩托车运到了住在附近的林建忠家里。
此次的“合作”非常“成功”:锡条一共卖了六千多元,分钱的时候林还不忘留出两千“回报”丁国立。其余人分到钱后也十分满意,同时,这也助长了他们更加贪婪的欲望。
在这之后,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地“搬”厂里的锡条。有合作,有分开,甚至有时拉上别的同事一起干。有次,得意忘形的林建忠甚至对一个同去偷锡条的同事说出了“带你去出出道”这样的话。
人要“灭鼠”东窗事发
如此得意、嚣张的林建忠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,猫可以不抓他们,可人却总是鄙视他们、要把他们消灭除掉的。
当几个人还沉浸在美梦的时候,一天,该厂的副总接到了一个匿名电话,对方称自己也是该厂的一名职工,他因实在看不过去,要举报林、韦、武、刘等人经常偷厂里的锡一事。该副总立刻查阅了员工的花名册,发现有这些人,而他们所在的车间的确是用锡的,于是打电话给派出所…… (文中人名系化名)〔作者:秦颖 王慧 2005-04-12 〕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